无障碍阅读| 微信| 微博| 繁体 |登录|注册

[恩施州]观念一转富路开 恩施“两山”实践的四个样本

2024-08-13 09:45 湖北日报

阅读提要
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,推动人的全面发展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,推进生态优先、节约集约、绿色低碳发展。壮大县域富民产业,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。

地处武陵山腹地的恩施地区山大人稀,山区老百姓长期靠山吃山,曾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。近年来,随着“两山”理论的深入人心,老百姓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,纷纷走上绿色致富之路。我们选取其中的4个典型代表,反映“两山”理论在基层的生动实践。

巴东退捕渔民张林

洗脚上岸种柑成链

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通讯员 焦国斌

“起飞啰!大家注意和无人机保持安全距离。”8月3日,巴东县东瀼口镇西陵村村民张林正熟练地操作着无人机吊运夏橙,大半天时间,2万多斤夏橙一筐筐从山上“飞”到公路边,装运上车销往全国各地。

从6月中旬开始,张林就忙碌在各个橘园,为有需求的村民提供无人机飞防和柑橘吊运服务。“今年,已经开展飞防服务20天,吊运柑橘60万斤,给老百姓节约成本7万多元,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。”张林说。

49岁的张林是一名退役军人,也是一名党员。20多年前,张林和妻子黄春秀以打鱼为生,风里来雨里去,几乎每天都能在江面见到夫妻俩打鱼的身影。

2020年,长江实施十年禁捕,张林正式告别渔民生活,“洗脚上岸”。在年近50岁时失去了维持生计的营生,一时之间,他不知何去何从。

西陵村和秭归县泄滩乡隔江相望,两地有着多年的柑橘种植历史,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山区小气候,让这里生产的柑橘又大又甜,秭归县更是依靠发展柑橘产业,成为著名的柑橘之乡。

一次偶然的机会,秭归县一位柑橘种植大户请张林用三轮车帮助转运柑橘,两个多小时,就卖出2000多元的柑橘。

“别人2个小时卖柑橘的收入,相当于我十天半个月的收入,反差太大了。”虽然多年来,他也种了几亩柑橘,但小打小闹,不成气候。这一次的亲身经历,深深触动了张林,他决定学习借鉴秭归的经验,一心一意发展柑橘产业。利用退捕转产的补偿费和多年来的积蓄,他成立了湖北秀林易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。

但发展柑橘产业并非他想象的那么简单。因为技术不成熟,再加上冻害天气的影响,导致橘树全部死光。

“当时就觉得天就要塌了。”张林说。痛定思痛,他聘请专家对橘园的土壤和气温进行检测和分析,并多次外出考察学习,最终选择种植反季节晚熟品种夏橙。在政府创业贷的支持下,张林又贷款30万元,重新发展50多亩夏橙。

2020年下半年,巴东县出台了柑橘示范园建设以奖代补政策,张林乘着政策东风,按照“党支部+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,带领原绿竹筏村、孟家垭村136户农户,利用零散山坡荒地,发展了1200亩柑橘种植基地。

柑橘种植基地山高坡陡,每年柑橘成熟的季节,如何将大量柑橘从山上运至山下的公路边,成为一道难题。去年上半年,他又购买了2架大型无人机和25台担架式喷雾机,组建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队,极大缓解了柑橘种植中的施药和运输上的用工难题。

“去年,公司通过电商把柑橘销往武汉、广州等10多个城市,年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。”张林说,下一步将开展无人机操作、飞防、吊运等专业技术培训,培养一批技术型人才,打造新型职业农民,同时建设洗果分级、线上线下交易、物流集散、次果再利用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产业园,延伸柑橘产业链。

宣恩黄金梨种植户彭昌付

老农20年炼成梨专家

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通讯员 陈绪开 瞿亿英

8月7日,走进宣恩县椒园镇黄坪村,黄澄澄的梨子挂满枝头,果实飘香,沁人心脾。

“今年梨子大丰收,家里的10多亩黄金梨预计产量超过4万斤,收入10万元左右。”村民彭昌付在家门口的摊位前,将一个个黄金梨套上网兜装箱,准备通过快递发给客户。

黄坪村位于椒园镇西北部,典型的喀斯特地貌,导致常年干旱缺水、土地石漠化严重,曾是贫困村,“中间一个槽、两面都是坡,大米吃不饱、玉米也不多”,是其真实写照。

“以前,家里一直种植土豆、玉米等传统经济作物,由于经济效益低微,一年到头收入还不够全家人的开支。”彭昌付说,随着年纪越来越大,外出务工也没人要。

2004年,正为一家人生计发愁的彭昌付迎来了机遇:当年黄坪村尝试发展黄金梨特色产业,彭昌付抓住机遇,将自家10亩土地全部种上了黄金梨。

“与其一辈子受穷,不如拼一把。”彭昌付说。

接下来几年,彭昌付一边学习管护技术,一边在附近打零工补贴家用,梨树也在他精心管理下逐渐长大。2008年,梨园大批量挂果,虽然还未到丰产期,但收入已经远远超过以前种植玉米和土豆。

“果园管护是一门很大的学问,每年都会发生变化。”彭昌付介绍,有一年,他没有听技术人员的指导,花期前的管护迟了一周,导致当年产量减半。经历了这一次教训,他一有时间,就向农技专家请教,在除草施肥、拉枝剪枝、整形疏果等技术上不断改进。

久而久之,彭昌付从一个种梨的门外汉逐渐成长为当地颇有名气的土专家。这几年,他还接管了村里其他农户梨园的管护工作。为提高黄金梨的品质产量,他率先尝试对果实套袋,防治虫害和鸟类啄食,将亩产稳定在4000斤左右。

209国道穿黄坪村而过,2015年以前,村民大多都在国道边摆摊售卖黄金梨。随着恩来高速贯通,经过黄坪村的车流量锐减,在路边摆摊售卖更加困难。73岁的彭昌付在儿子的帮助下,通过微信、淘宝等平台售卖黄金梨。

“我儿子在外面跑得多,有不少老客户,他在网上操作,我在家里发货,这几年梨子大部分都通过网上销售出去了。”彭昌付说,得益于村级寄递物流体系的逐渐完善,梨子的快递费用从每斤3.5元降至每斤1元,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在线上销售,将黄金梨卖到全国各地。今年,全村的黄金梨产值将突破2000万元。

来凤“藤茶姐姐”

全家回乡直播卖茶

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通讯员 向相辉 欧阳长沛

“大家好,我是来凤‘藤茶姐姐’,我给大家推荐一款土家神茶——来凤藤茶……”

8月2日,在第二届国际藤茶大会展销现场,湖北酉凤来硒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艺琼身穿民族服饰,向国内外客商推介藤茶龙须。

“客商对我们来凤藤茶很感兴趣,仅一天,销售额就超过2万元。”杨艺琼说。

今年58岁的杨艺琼是该县翔凤镇黄茅坪村人。以前,她办过猪场,在外地干过服装生意。在外漂泊了半辈子,年过5旬的杨艺琼有了回乡创业的念头。2018年,来凤县大力发展藤茶产业,她回到家乡,在百福司、革勒车等乡镇承包了约1000亩的茶园并成立了合作社,建起藤茶加工厂,并将在沿海地区做国际贸易的儿子向少华也劝回来,一家人在家门口再次创业。

当年,第一批新鲜藤茶就生产了出来,但由于当时藤茶的知名度不高,销路成了一大难题。

“哪里有茶叶展会、推介会,我就带着藤茶样品去哪里。”杨艺琼说,为了打开销路,一年时间里,杨艺琼几乎跑遍了全国各个城市。

靠着一双“铁脚板”,杨艺琼终于打开了销路。2019年底,她的藤茶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。

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,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的目光。同年,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与来凤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共同推广来凤藤茶。杨艺琼顺势搭建电商直播间,组建专业团队,尝试线上销售藤茶。

“刚开始做抖音直播,对受众把握不准,加上藤茶本身比较小众,因此直播时候没人看。”杨艺琼回忆。

向少华通过研究各大短视频平台,发现开设“人设账号”或许会获得更多关注,他建议母亲杨艺琼一人出镜直播,倾力打造“藤茶姐姐”的人设IP。50多岁开直播,对杨艺琼来说,是一件破天荒的事。但为了打开线上销售市场,她不得不硬着头皮一次次走进直播间。从最开始的手足无措、言不达意,到后来的从容淡定、信“口”拈来,“藤茶姐姐”热情开朗的态度吸引了网民的关注,直播间粉丝从1人发展到5万多人。2023年,“藤茶姐姐”线上销售额达700多万元。

2023年9月,首届国际藤茶大会在来凤举办。杨艺琼又将目光瞄准国际市场,与斯里兰卡客商签署了3000多万元藤茶采购协议。

“今年1月至7月,公司藤茶出口到马来西亚、新加坡等地,创汇100万美元。”杨艺琼说,这两年,藤茶凭借其高品质和良好口碑,逐渐走向国外市场,公司年销售额超7000万元。

如今,酉凤来硒公司已发展茶园6000多亩,带动大河、百福司、三胡、革勒车等4个乡镇389户茶农户均年增收3万元。来凤藤茶产业年综合产值达到16亿元。


附件: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

 已阅 0 打印  关闭